1. 上海大众改名为斯柯达。
2. 上海大众改名为斯柯达是因为斯柯达是大众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通过改名可以更好地与大众集团的整体形象和品牌统一。
3. 此举也有助于提升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并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品牌选择的需求。
上汽的大众斯柯达suv落地价15.89万元左右,配置:智能语音识别,智能随动导航,随车wifi热点,手自一体,换挡没有太明显的顿挫感,一键启动,却没有无钥匙进去;
大众和斯柯达都属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品牌,因此很多零部件是通用的。大众和斯柯达的车型在外观和功能上有所区别,但它们的底盘、引擎、转向、悬挂以及电气系统等核心部件都是相同的。虽然有些部件可能经过了不同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车型和市场需求,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设计都相同,因此很多零部件是可以通用的。这种通用化设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为车主提供更好的维修和保养服务。
1、一汽大众,上海大众母公司都是德国大众,一汽是和长春一汽合资的,上海大众是和上汽合资的。
2、斯柯达品牌是被德国大众收购后投放中国的。两个公司生产的车型完全不一样,在国内市场属于竞争关系。
3、斯柯达是上海大众旗下品牌。
4、斯柯达
5、斯柯达(SKODA),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经典品牌之一,总部位于捷克姆拉达-博莱斯拉夫,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家汽车生产商之一。该品牌创立于1895年。
6、斯柯达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战乱、政变和兼并,坚韧不拔地谱写出斯柯达辉煌的历史篇章,显示了惊人的生存功夫!目前,斯柯达的产品主要有明锐、晶锐、昊锐、昕锐、Roomster、Yeti以及商用车Praktika。并且有MissionLVisionC、VisionD、Vision S、CitiJet等概念车型研发。
昊锐是斯柯达系列味道最正的三厢轿车,气质不俗但很可惜被大众汽车掌控造成了品质下滑。
昊锐的停产令很多斯柯达汽车的品牌爱好者感到惋惜,因为这台车停车之后斯柯达系列不再有一台气质稳重的三厢轿车,或者说没有一台在品质方面能高于同期大众汽车的斯柯达汽车。因为在斯柯达的“发育期”大众的优质资源是非常偏向这一品牌的,同平台的轿车在对比体验两个品牌后总会倾向于斯柯达,早期昊锐直观的驾驶体验是非常扎实,不论从动力传动还是操控感甚至包括对事故车的解刨都能得出这一结论。
昊锐、野帝两车可以说是早期斯柯达系列的巅峰之作,尤其是被当做使馆用车的昊锐更能吸引偏成熟一些的消费者;但是这个台车还是被大众毁了,因为在那一阶段大众汽车的问题几乎井喷式爆发。
1、昊锐同样有1.4T发动机,为这台发动机匹配的变速箱同样是DQ200干式七档双离合;但凡提到干式双离合即使包括车主群体也很难给出高评价,因为这种离合器没有润滑但是半联动频率奇高,所谓半联动指离合器的滑动摩擦传动,这种运行模式会让离合器快速的损坏,而更换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而且早期的DSGDQ200稳定性比目前还要差, 面对频繁的维修以及数度召回,斯柯达昊锐被非常沉重的打击了。
2、同期的大众EA888平台发动机烧机油过于严重了,一般行驶里程在5~7万公里左右会显现出比较明显的烧机油,公里数接近10万公里后问题几乎无法解决;平均标准约为0.5L/1000km损耗,严重情况会接近1L/1000km。烧机油达到这种程度影响的不仅是用车成本了,对于定义商务用途需要经常长途驾驶的车辆,毫不戏谑的评价是出远门真得带一些机油才能安心。
斯柯达昊锐确实非常有味道,但是斯柯达进入国内市场太晚所以品牌影响力很低,最终的结果是大众汽车出现这些问题仍然能热销,而斯柯达几乎被打击到一蹶不振,只能用换代换车型来转移消费者注意力。
于是气质稳重得体的昊锐成为了今天的速派,然而味道完全不同了;重点是斯柯达对于大众汽车的价值越来越低,所以这一品牌也不在有优质资源可以利用,斯柯达近几年汽车的品质下滑非常明显,这一品牌前景渺茫。
不过斯柯达还有一款很有潜力的车型:明锐旅行版,这台车有斯柯达汽车最经典的设计语言,整车气质也非常抢眼;但是很可惜新款只保留了1.2T和1.4T与干式双离合的组合,如果能升级DQ250六档湿式,明旅会是继昊锐之后的斯柯达颜值担当。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